錯誤處理健康問題
那還有另一種情況,就是錯誤處理健康的問題。要知道一個人的健康有包含生理跟心理兩個層面。生理健康的問題當然就需要透過飲食管理跟運動來維持。生病或是受傷的話,當然就需要去看醫生、吃藥、甚至是動手術做緊急的處理。
但心理健康的維持則完全是另一個主題。舉例來說,一個覺得老師講課很無聊的孩子,他在上課的時候沒有意願把注意力放在老師的身上,他開始東摸摸西摸摸找事情做,結果這個老師卻認為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,要父母親帶他去看精神科醫生。醫生診斷後就開了一堆藥給孩子吃,試著要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。
但有趣的地方是,這個孩子從一開始就沒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,他就只是覺得老師上課很無聊,所以才表現出無法專心的樣子。但當他在看漫畫打電動的時候,他可以一次玩五六個小時,非常的專注。孩子並沒有注意力的能力的問題,他就只是沒有意願而言。
如果你覺得台上講話的人很無聊,告訴我是否有一顆藥吃下去之後,台上的人就會突然變得很有趣。我想應該是沒有,然而大多數的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,而且沒有一顆藥可以解決意願跟想法的問題。
這就是為什麼你在處理健康問題的時候,一定要先能仔細分辨你遇到的,是生理健康的問題,還是心理、想法或是意願的問題。不然錯誤處理所衍生出來的新問題,往往都比原本的問題更棘手,更加難以處理。
總結、
既然現在已經知道,所有你能遇到的絕大多數的問題,基本上就是個人的健康問題、人的問題、或是錢的問題。也許你還能想出更多的問題,但它們基本上會落入這三種類型的問題裡面。有時可能會同時是錢跟健康的問題,也可能同時是人、錢、跟健康的問題都有。
如果你正面臨到一些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基本上就是這三種問題,可以再去仔細釐清與判斷!